一、大赛背景
“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是我国地学领域发起最早、影响最广、专业性最强、认可度最高的全国性大学生学术能力竞赛活动,其前身是2006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创办的“大学生地理文化Presentation大赛”。近20年来,大赛始终坚持“全面展示我国高校地理学科育人新成果,引导广大高校学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团结向上、敢当大任”的办赛理念,在全国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根据大赛组织委员会决定,第七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由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于2025年3月底前完成作品报送,全国总决赛将于暑期在郑州举行。为选拔参赛队伍(含2支自然地理组队伍、2支人文地理组队伍)代表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参加“新蚁族杯”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特举办学校选拔赛。
二、大赛主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掘地理学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本届大赛以“美丽中国建设和地理学”为主题,旨在引导和鼓励广大地理科学类本科生,运用地理学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基于亲身体验、科学观测、实地调研、因果分析,全面认知身边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人文积淀,精准刻画区域特殊性,综合归纳空间规律性,系统解析机制复杂性,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探索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路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三、组织单位
校赛:
主办单位:石河子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国赛: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承办单位: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协办单位: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四、赛程安排及形式
(一)大赛具体安排如下:
校赛分为自然地理组和人文地理组两个组别,参与者应为在校本科生,每支参赛队伍成员数为3~5人,指导老师不多于2人。请各参赛小组在2025年3月10日前将参赛队伍信息表(附件1)及作品发送指定邮箱2720753684@qq.com,并扫描下方二维码及时加入大赛交流QQ群(群号993671493),具体大赛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会在群内通知,请及时加入并关注群消息。
(二)作品提交
2025年3月10日之前,将汇报PPT(mp4格式)提交至理学院指定邮箱2720753684@qq.com,(邮件主题为:院(系)+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作品(人文/自然))。
作品要求:a.提交作品的文件格式为mp4,时间长度不超过8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50M。
b.作品内容应具备原创性和科学性,建议为“PPT课件+画外音”形式,可增加字幕动画辅助。
c.上传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个人、单位信息以及资助项目信息等,否则将不予通过审核。
特别提示:作品提交阶段,参赛作品确认表中填报的参赛队伍成员及指导老师信息(含顺序)作为现场参加总决赛人员审核以及获奖证书制作的依据,后期不能修改。
(三)作品审查与汇报答辩时间
大赛组织专家给参赛作品打分,作品重点根据选题精准性、内容原创性、逻辑严谨性、过程科学性、结论合理性、课件美观度、画外音语言规范性等,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审。
本次大赛采用PPT课件现场展示和答辩的形式,每支参赛队伍在8分钟规定时间内进行展示,然后进入限时2分钟的答辩环节,如在30秒内无评委发问,则答辩环节自动结束。答辩环节的时间计算不包括评委提问时间。不设观众提问,答辩结束后评委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打分。
计划于2025年3月19日左右在线下答辩,具体答辩地点将在群里通知。
六、奖项设置
校赛:竞赛设置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获奖者将由教务处颁发获奖证书。
国赛:全国总决赛按自然地理组(含综合地理方向)和人文地理组分别设立团体奖、优秀选手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颁发证书,不安排奖金。各类奖项名额根据总决赛参赛队伍数量和队伍表现划定。
七、其他事项
本次竞赛采用校赛+国赛的形式,校赛获奖前两名(2支自然地理组队伍、2支人文地理组队伍)参加国赛。国赛网址: http://www.antgoculture.com。
联系老师:李晓航
联系电话:15299140090
附件1:“新蚁族杯”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校赛参赛队伍信息表.doc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202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