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文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研学走进兵团军垦博物馆

发布者:左晓燕发布时间:2021-12-03浏览次数:1004

 “各位同学,这是八师121团第一代军垦战士王德明穿过的军大衣,上面一共有296块补丁。现如今,它既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也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当年进疆初期,军垦战士们为了节约资金用于新疆第一批工业建设,将一年发一套的军大衣改为两年发一套、三年发一套,把已经磨烂的军装缝缝补补了数次,展现出军垦战士们吃苦耐劳、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二楼展厅,讲解员张楠指着一件里里外外补满不同颜色补丁的军大衣向前来参观的大学生们介绍说。

为进一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创新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课堂,117日,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组织2020级美术学专业的近60名学生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博物馆研学——革命文物写生活动。


今年8月,历经一年多的改陈升级,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向观众全新开放。改陈后的展览打破了过去“照片+文字”的传统平面化设计,通过文物实物、浮雕、艺术品、灯光、多媒体等多种媒介技术的组合应用,再现当年的真实劳动场景,让历史“活”起来,也使得游客能沉浸式参观体验兵团艰难与辉煌的发展历程,切身感受到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的内核。

一件件鲜活的文物、一段段珍贵的视频、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在军垦博物馆,大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无不被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老一辈军垦人的精神深深打动。大家随着讲解员的讲解缓缓移动脚步,认真观看每一件军垦文物,并时时拿出本子将它们记录下来。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等课程中,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真正让党史学习体验“强”起来。”文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党支部书记陈功军表示,课程思政的目标在于实现课程思政与同学们的‘亲密’接触,可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来讲好历史。而让同学们在博物馆里听党史,能够将高校思政课堂变得更有温度,有助于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进同学们的心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多角度挖掘、全方位融入”的方法去指导课程思政教学,用身边故事阐释道理、用细节打动人心。这样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之“盐”溶于课程之“汤”,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入耳、入脑、入心。

兵团革命文物蕴含着兵团的历史、红色的足迹。博物馆中这堂特殊的思政课,通过立体化、沉浸式的教学方法,透过文物讲兵团发展历程,引导大学生们深刻学习领会文物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更好的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之情、强国报国之志。

 “看着一件件文物背后沉淀着的历史痕迹,方知老一辈军垦战士的可敬可爱。最先让我动容的是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勋章,仿佛诉说着前路的艰难和先辈们的伟岸。我选择了最打动自己的军垦老物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我此刻的心境。”文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2020级美术学专业学生李璐说,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一定勤学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承好、发扬好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和胡杨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文/图刘媛媛)